文具企业应高度重视欧盟REACH法规
更新时间:2010-12-28
阅读次数:2686
经过长达6年的讨论,欧盟通过的《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体系》(简称REACH),已于6月1日正式生效,并将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将使中国面临入世以来最大的贸易壁垒。业内专家指出,由于所有物质检测和注册的费用均由企业承担,保守估计我国企业每年为REACH所要负担的成本为5亿-10亿美元。
REACH法规将取代欧盟现行的《危险物质分类、包装和标签指令》等40多项有关化学品的指令和法规,对欧盟市场上和进入欧盟市场的所有化学品强制要求注册、评估和许可并实施安全监控。这项旨在维护欧盟境内居民健康安全的法规也是一种比反倾销等措施更为严格的贸易壁垒。由于其程序复杂及涉及面广泛,该法规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根据REACH,欧盟将把市场上销售量超过1吨的3万种化学品以及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机电等产品纳入REACH监控系统。
业内专家指出,它将涉及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 化工产品、影响中欧之间90%以上的贸易额,中欧化工品进出口总额将下降10%,中国化工生产总值将下降0.4%,并有可能导致20万化工及相关从业人员失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与欧盟在化学品领域的双边贸易额每年超过230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总额去年达到2700多亿美元,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表面上看,上述法案只是针对化学品,影响的将是中国化工产品的出口。然而,化学品不过是冰山一角,它影响的是几乎所有商品,因为几乎没有商品不使用化工产品。专家估计,因为REACH,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全部受到影响,家电纺织、服装、鞋业、玩具、轻工、电子、汽车、制药等均将受到波及,整个中欧贸易格局乃至其上下游产业格局都将面临一次重大洗牌。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帮助企业更有效的应对REACH法规,国家质检总局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REACH法规的宣传和发动工作的同时,详细制定了应对REACH法规的工作计划。与政府部门的积极主动相比,作为应对主体的相关企业,却显得被动甚至漠视,很多企业以为REACH法规与己无关而不去了解、不去重视、这使得我国REACH法规的应对工作显得更为严峻。
REACH法规的实施将对文具行业带来影响,以制笔业为例,尤其是从欧盟进口的制笔用化学品或向欧盟出口笔类产品的企业将直接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相关企业应高度重视REACH法规。 欧盟REACH法规规定,物质在下游产品中的含量大于或等于1吨/年;并且物质在正常使用和合理预见的使用条件下可能从物品中释放,这些化学物质中有些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伤害,则按规定需要注册。笔类产品的主要用途是通过释放油墨或其他化学物质来纪录信息,当释放的各种化学物质一年超过1吨时,应向欧盟化学品管理当局申请注册。
据悉,欧盟不可能提供所有必须注册的物质目录,由企业决定是否需要生产某种物质和生产多少物质,因此注册同一物质的企业在正式注册前可以通过预注册来实现资料和数据共享,并商讨获取缺失信息的实验方案和支出分摊方案,有效降低成本。
根据REACH,预注册后即可在注册规定期限内生产或进口,除非注册被驳回。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章莉娟教授指出,目前,销售量1吨以上,10吨以下的化学品需要提供的注册数据并不复杂,并且有效期为11年,能节省不少费用;而销售量10吨以上的需要提供详细的数据。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企业可以通过选择“独家代理”来获取好处。根据REACH,非欧盟企业可以自由选择“独家代理”还是由进口商进行注册。如果选择“独家代理”,那么生产企业可以更好控制注册过程,避免透露敏感信息,免于作为下游用户。
|
|